Spasskoye-Lutovinovo

追随伊凡·谢尔盖耶维奇

2012南锣戏剧节

看了10场,记之。


孤寂在棉田

5.5@蓬蒿


第一个戏就给我当头一棒——看不懂!没读过剧本,从演出中接收到的信息是一场买主与卖主之间自说自话的交易。商品和货币都是抽象的,真正意义的讨价还价也没有,因为讨价还价至少也是一种交流,而买主是个说汉语的中国人,卖主是个说法语的法国人,各念各的咒儿,谁也听不懂谁(听得懂一定也听不进去)。内在的交流障碍被外化,我不由得把背景想像成是在巴黎老佛爷(也可能是早晚要开业的西单老佛爷),于是主题就变成了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……不,如今分明是颠倒过来,某朝财大气粗,走到哪儿买到哪儿,人家不赚你赚谁啊?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戏,可惜中法两位演员的表演我实在不敢恭维,就这方面来说,还真是一次契合题意的背台词练习,这叫一个昏昏欲睡——啊哈,沟通不畅的观演关系在本质上不也是一场交易吗?当然,前提是你的票得是花钱买来的。


我这一辈子

5.22@人艺实验


老舍小说改编的戏,自然比较期待,但说实话跟想像的不大一样,我指的是独角戏的感觉,可直到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表达——不可谓不接地气儿,可会不会太接地气儿了,反而不够干净?对,不干净,这是我坐在第一排正中间儿观剧时不时冒出脑海的词儿。至于什么不干净,哪儿不干净,我也说不出来。我看的独角戏虽很有限,可也不是零,或者看没看过其实不重要,可能我对这种形式有一种自己的顽固认识吧——每个人都可以有——从始至终一个人表演,无论动静,都“理应”是一个“干净”的舞台。可惜“我”的表演没给我这种感觉,也许跟演员的台词功底有关,反正戏剧味儿不足。刚开场有过那么点儿意思,越往后似乎是越流畅了,也可以说是越滑了,电视剧或者小品的味道随之变浓。这种“滑”冲淡了老舍的幽默和悲悯,要知道,不管一辈子所遇所做多少汤儿事儿,“我还笑,笑我这一辈的聪明本事,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,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,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!”可走出剧场,我记得的就剩那些“汤儿事儿”了。


泰特斯2.0

5.26@国话先锋


第一次看粤语戏,虽然要靠字幕,但还是意外消除了我一直以来对粤语戏的“恐惧”,因为当演员用不同于TVB体的正经腔调说出令你心痛沉重的严肃台词时,那抑扬顿挫,那铿锵有力,如歌唱一般,简直太好听了!传说中的质朴戏剧似乎披着一件儿布莱希特的外衣,从开场前演员潜伏在观众席中,到开场我左边儿的“观众”突然走上台脱掉伪装,到七位无意讨好观众的说书人“随意”转换着角色,再到人肉包子宴前七位演员两次以冷峻、轻蔑、挑衅的眼神儿瞪视观众,形体剧场虽有令人费解之处(特别是重复了两遍的椅上倒立及其前后的椅子行为),但对剧本儿所做的减法,成功地酿成了舞台上一场残酷的暴风雨——从血腥却坦荡的《泰特斯·安德洛尼克斯》到宽容而世故的《暴风雨》,时间这把杀猪刀对莎士比亚也是公平的。


无形的桥

5.31@人艺实验


默剧,想像力对观众的重要性说不定要超过演员,所以即使我如临大敌地又坐在第一排正中间儿,在每一个片段开始时免不了皱着眉头笨拙地捕捉演员的传达,但还是一次次忍住了翻开节目单的冲动。回到家,才像打开宝盒一样抖落出那张纸,对着一个个名字回忆,13个片段如期而至,心中竟然充盈小小的满足和大大的欢乐。两个中国姑娘(后来才知道更瘦的那个是韩国人)如从旧画儿中走出,一个形神皆似Olive(大力水手的gf),颇有后来所扮演的人偶角色的质感;一个珠圆玉润,乌黑溜圆的眼睛好会说话。我已然被两人的表演打动,但待法国老头儿上场,差距一下儿就出来了,那份儿从容自然是时光赋予的特权。可也好,稚嫩与成熟的反差让画面更错落有致。在我的想像中,这些片段节选自民国时的南方水乡,忽而以两个中国小妮子的视角,铺开新鲜的人生画卷;忽而以一个法国老传教士的视角,翻涌心头的昔日回忆。我不由得想到《孤寂在棉田》,当语言成为沟通的障碍时,不如选择沉默,孤独也可以因此如沐春风,因为你会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。


4:48精神崩溃

6.1@蓬蒿


流泪不一定是感同身受——一个“正常人”又如何真正理解一个精神病人呢?何况这个病人还是位抑郁自杀的艺术家!——过早的泪流满面往往是被自己感动,这是我对短发女演员的“恶意”揣测。剧本即便如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,也不应该是“正常人”眼中的精神病人,台上这般张牙舞爪,幸亏是看过剧本,不然真得崩溃……既然难以感同身受,不如配乐剧本朗读,再请专业人士编舞伴舞,至少可以让观众/听众保留一点儿想像的空间。


猫城记

6.2@国话先锋


虽然打了《我这一辈子》的预防针,我还是不知死活地对《猫城记》有所期待(前者难改编吧?跟后者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,没两把刷子谁敢这么迎难而上啊?),结果便是“惊喜”地反刍出前者其实还是可以一看的……凡事就怕对比嘛。能把悲凉的《猫城记》排得跟田沁鑫的《夜店》似的,让我这个拒看《夜店》的人生动地体会到看《夜店》会是什么感觉,意外之余,与其说失望,我倒真想说服了,一朝被蛇咬,以后对流行段子堆积型的戏更要退避三舍了。要说演员不可谓不卖力,观众不可谓不给力(很多时候我不得不在爆笑中严肃地检讨自己缺乏“幽默感”),可我怎么越发觉得是在看《曲苑杂坛》而不是话剧?尤其是小蝎,使出了浑身解数,却不是为塑造角色,而是为勾搭观众——演员都迫不及待地要跳出猫城了,这戏能不变成秀吗?对地球大哥我只想说:嘴皮子不利索是缺练还是故意的?你以为你是王宝强啊!不过比起讨好观众和抖机灵的表演,主创们对观众价值观和审美的趋同引导更令我不安,更糟的是观众的反应认同和助长着这种引导。借古讽今,貌似十分对应,可也只是停留在貌似。国难当头,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,老舍也不是鲁迅,狠不下心来;堕落至今,某朝最不缺也最廉价的就是抱怨、谩骂和短命的流行段子,《猫城记》不该是爆笑版《狂人日记》。该讽的究竟是什么(不一定是谁),又该如何讽?我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,我只是知道,当你把矛头过于直白地指向特定人群、特定现象,既降低了自己的门槛儿,也丢失了原著的情怀。老舍是人民作家(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定义),他是爱人(我不说爱国)的,舞台上却只见奚落。


百年孤独

6.7@蓬蒿


去之前并不知道导演是《无形的桥》的比佐,知道了以后既多了一份儿期待,也生出一丝担心,不知道一个擅长默剧的人会怎么处理这个大部头。其实从我听说这部戏开始,潜意识里就认定会是节选某个片段来演绎。而实际情况是,女演员在开场前便如一个行李箱般隐匿在舞台上,长时间的静坐和开场后的肢体动作都做足了前戏,然而饱经风霜的开场后,意境便自女演员开口后一去不复返了——不能赖演员,应当说是导演工力不够——如果只能在舞台上叙述剧情简介,不如让观众回家看小说吧。


爱战胜一切

6.24@尚剧场


分别发生在1900、2000、2100年的三个片段,探讨了不同时代的两性关系。第一个片段演出了复古味儿,简单的多媒体运用倒也清爽,本来感觉还不错,就被第二个片段男扮女装的大妈给恶心到了……没想到还不够,男女主角也反串了起来,忸怩作态不乏猥琐,多媒体还算巧妙但开始喧宾夺主……到第三个“科幻”片段吗,就能用“雷人”来形容了。整体观感昏昏欲睡,每况愈下,落得个无聊。真心给海派话剧跪了。


在海边

6.28@蓬蒿


可能因为与海有关,加之服装道具的缘故,观剧后留下的印象非蓝即白,错觉是一部希腊而非以色列当代戏——不,这不是戏,是诗,原来戏也可以排成这样。同样是说书,却不似《泰特斯2.0》那般规整,而更像是一盘“散沙”,被海风吹成什么形态,便是什么形态。形式与内容是吻合的:在大自然面前,溺水的浮萍经历了挣扎与恐惧之后,也许惟有投靠宗教式的归宿。


晚安吧,妈妈

7.11@蓬蒿


一个认定生活毫无意义的女儿决意在母亲家里自杀,多年来隐瞒一个重要真相的母亲百般阻止终未果。总的来说,母亲比女儿演得好,但在情绪的层次递进上表现得比较模糊,加之韩式汉语的牵连——还是在《无形的桥》里不开口好啊——她说得累,观众听得也辛苦;女儿不仅口误较多,而且每当面对观众,目光好像就不知道该往哪儿落,只好一脸愤怒地瞪着眼睛背台词。一个令人不忍的悲剧故事,却因为单薄的表演停留在了学生作业的水平。

评论